以机制创新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5d2d67162b72ade16a7683083f7ac9a

2024年6月,川渝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聚焦“推进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联合开展调研。 记者 翁雪柔 摄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以创新思维、务实举措,服务保障人大代表依法高效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呈现新气象。

 

以机制创新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翻开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代表工作成绩单,各项数据令人振奋——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重庆代表团提出议案1件,建议184件,6件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纳入重点督办建议;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0件议案、1302件建议和闭会期间的4件建议均办理完毕;代表工作经验多次在全国人大有关会议上交流。

加强服务保障 密切与群众联系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强化代表履职服务,密切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去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就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在全国人大有关会议上交流发言。

一年来,加强对代表分片区开展活动的指导。印发《关于深入开展2024年度市人大代表分片区活动的通知》,指导市人大代表各片区小组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等中心工作制定完善片区年度活动方案,积极开展代表活动,推动代表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一年来,持续深化“两联一述”工作。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围绕推动落实“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和土地管理立法等主题,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7次,走访接待12个代表联系组的75名市人大代表,收集的意见建议均及时交办落实。

一年来,精心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组织39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主题开展会前集中视察;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共同组织川渝全国人大代表,聚焦“推进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联合开展调研;协助全国人大有关专委会来渝开展我市全国人大代表有关建议的督办工作,进一步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良言变良策 让建议落地有声

市人大代表李易强提出的《关于在主城都市区全覆盖布局三级医院的建议》,推动重庆7家医院升格为三级医院;市人大代表赵婷提出的《关于加强重庆曲艺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建议》,推动曲艺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演出133场;市人大代表谭理提出的《关于聚焦青年就业增收推动教育培训与就业协调联动的建议》,推动全市每年开发6000个基层岗位,引导大学生就业……每一件建议都承载着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着力提升工作质效,高质量办理代表议案建议。

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市人大常委会上线运行“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议案建议场景,智能化的操作让建议审核、交办更便捷。同时,加强办理情况专项检查和承诺事项动态管理,指导督促承办单位及时、规范办理议案建议。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通知》,对各办理环节提出明确要求。通过设定“见面沟通率”刚性指标,创新代表评价前“亮灯”机制,强化沟通联系,实现在线督办。

2024年,市人大代表提交的10件代表议案的审议结果报告均已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306件代表建议已经全部办理答复。随着一件件代表建议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策实招,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开展联合培训 为高质量履职蓄能

回忆去年参加的培训,市人大代表、云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温春来对四川广安之行记忆深刻。去年10月22日至25日,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联合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培训。5天时间里,四川省和重庆市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代表和重庆市人大代表等180余人在学习中深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认识,在讨论中分享两地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的务实举措,在实地考察中寻找两地合作的新契机。

“培训后,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强。”温春来建议,川渝两地法院在司法保护、诉讼服务、执行联动等领域应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互助。

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权力能否得到正确行使,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代表和干部培训,狠抓履职能力再提升。如,组织来自基层一线的110余名市人大代表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巫山县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主题开展培训;举办全市乡镇人大主席、区县人大常委会街道工委主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培训班,推动我市乡镇和街道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记者 黄振胜)

 

亮点

●以有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建议办理落实情况为重点,开展建议办理情况专项检查。

●持续优化推广“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议案建议场景,实现不同层级人大和相关承办单位对代表议案建议信息数据的交互共享。

●迭代升级代表之家(站、点),使代表履职常态化直达基层末梢。

●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联合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培训,探索川渝两地代表工作交流合作新模式。

●推进代表履职档案规范化、数字化建设,强化结果运用。

 

数说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重庆代表团提出议案1件,建议184件,6件建议被全国人大纳入重点督办建议。

●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0件议案、1302件建议和闭会期间的4件建议均办理完毕。

●2024年,市人大代表对建议主办、协办单位评价4669件次,其中满意4583件次,基本满意86件次。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7次,走访接待12个代表联系组的75名市人大代表。

●2024年,川渝两地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省市人大代表等180余人参加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联合组织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