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李竹:优化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日期:2025年01月21日 来源:重庆人大

“当前,拔尖创新人才队伍方面还存在人才资源分配不足,缺少多维度科研评价体系,缺乏制度设计、措施激励等一些亟待完善解决的问题。”市人大代表、大渡口区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李竹说,国内部分地区和学校正在积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国家层面也已初步形成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如“珠峰计划”“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等。

“但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之急切与拔尖创新人才教育供给的矛盾仍相当突出,对拔尖创新人才系统地、长期地培养经验的梳理和规律探索仍然缺乏。”李竹认为。

在李竹看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种全链条教育,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的实践探索,建立层层选拔、集中培养的科学有效机制;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贯通培养路径,给予相应政策,创造条件挖掘潜能,打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贯通培养渠道,破除升学过程中学区、学段、学制等诸多障碍。

“要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提高早期培养的质量水平。”李竹还建议,提升教师专业化指导水平,优化早期培养的课程资源结构,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建设网络学习和交流平台,设计学区内跨校、学段内弹性学制等实验,优化建立选拔标准和进出机制;实施灵活培养模式,促进独立与融合结合,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完善构建多样化、系统化、有层次、开放性的科学人才评估体系,厚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土壤。

 

记者|廖灿勇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