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进位 交出人大工作高分报表

1月21日,巴南代表团代表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记者 廖灿勇 摄
1月21日上午,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炯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这份报告实事求是总结2024年成绩,科学谋划2025年工作,交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高分报表,发出新一年高质量履职的动员令。当天下午,各代表团分组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对新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满怀期待、信心十足。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报告原文: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度自觉把市委提出的“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融入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代表点读: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政治属性,沿着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展现新时代人大工作新作为。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区县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向人大常委会通报报告的制度和机制的指导力度,推动提升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市人大代表、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
系统谋划人大领域改革
报告原文:围绕民主与法制领域专项改革、人大领域改革工作、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等重点任务,迭代升级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
代表点读:市人大常委会系统谋划人大领域改革工作,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区县人大年中会议制、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乡镇人大“季会制”等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改革,交出了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市域实践新范例的高分报表。建议加强对区县人大民主与法制领域改革典型案例培育的指导,从制度层面不断拓展改革深度、广度,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市人大代表、长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身高
围绕中心大局履职尽责
报告原文: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大场景”中找准人大履职切入点和发力点,聚焦重大战略重大任务落地落实,依法履职尽责,展现人大担当。
代表点读:市人大常委会紧扣重大战略重大任务依法履职,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加强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各方面协同;围绕“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积极推进开发区条例制定,将优化产业布局、“亩均论英雄”等工作要求上升到法规层面。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建立与沿线省区市人大协同服务工作机制,加大在协同立法、联动监督、联合开展代表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市人大代表、綦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唐鹏程
提升人大工作整体效能
报告原文:加强对基层人大的工作指导,提升人大工作整体效能。
代表点读:报告部署今年的工作主线清、定位准,谋划实、安排细,找准了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为区县人大工作提供了指导。我们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在全市、全区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积极依法履职,聚焦年度目标任务的落实,关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层治理等民生热点工作的提升改进,寓支持于监督,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代表、武隆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余立祥
法治供给有效也有爱
报告原文:适应高质量发展、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等实践需求,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纵深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
代表点读:市人大常委会全年通过地方性法规和自治县单行条例23件。法治供给“丰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法覆盖社会治理、民生和新兴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法治供给“有爱”,如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办法,让人身安全保护令“一站式”奏效;法治供给“有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条例等法规的出台,让治理更高效规范,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张邓蓉
以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
报告原文: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市委重点工作、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选择监督事项,统筹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加强人大监督,着力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
代表点读: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找准监督选题,构建监督闭环,尤其是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围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等工作开展监督,推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以解决。建议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如围绕农村低保户政策执行等民生事项开展监督,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市人大代表、江北区政协社情民意信息中心主任王江平
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报告原文:充分发挥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体作用,落实代表分专业有重点参与立法、监督等工作,做深做实代表分片区活动,推动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
代表点读:为民生实事项目投出关键一票、基层立法联系点让基层声音直达立法机关、在代表分片区活动中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建言献策……一项项具体实在的举措,一次次满载收获的活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魅力,坚定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决心。今后,将认真履职,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在助力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
——市人大代表、南川中学副校长范祖琼
当好人民群众“代言人”
报告原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深化拓宽联系渠道,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代表点读: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聚焦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历史方位,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全面客观总结成绩,系统谋划重点工作,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彰显为民本色。如今,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已经形成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渠道体系,找代表“说得上话、办得成事”成为常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巴渝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市人大代表、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勇
“两联一述”走向深入
报告原文:深化拓展“两联一述”,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多种方式,与基层代表保持经常性联系,继续推进市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和向原选举单位述职等工作。
代表点读:在市人大常委会“两联一述”活动中,我曾与西南大学枇杷育种专家梁国鲁联系,在与他日常沟通对接中获得技术红利,推动无核枇杷新品种投产,实现科研成果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建议拓展“两联一述”范围,根据区县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加密切相关部门领导或专业领域的市人大代表与基层代表的联系,助推区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代表、丰都县山中来葡萄园总经理胡三中
数字人大创新值得期待
报告原文:加快数字人大建设,构建三级贯通的数字应用平台,建设推广支撑人大核心职能的应用场景,持续推动人大数字化变革。
代表点读: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去年上线运行“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并在办理流程中设定“见面沟通率”刚性指标,办理更有针对性、成效更加明显。如落实“关于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的建议”,承办部门一年来多次开展相应课程培训,切实推进特殊教育提质。建议加快数字人大建设步伐,加大数字应用系统使用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场景功能,推动工作迭代、履职提质。
——市人大代表、江津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务处主任张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