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诉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目前,我市共有54个历史文化名镇,其中2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市人大代表、奉节县西部新区第一小学高级教师石明香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大多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建筑因年代久远、修缮不力,存在安全隐患和自然灭失风险。

“例如,在2008年大雪天气中,奉节县兴隆历史文化名镇大部分历史建筑被压垮;在竹园历史文化名镇,350米长的老街有危房63个,建筑面积约6200平方米。”石明香认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应该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有限利用。

石明香建议,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使保护利用规划切实发挥作用;整合住建部门、水利部门、电力部门、文物保护部门等各方面作用,在全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上持续发力;在具体方案、经费投入上,要结合实际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出台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利用名镇资源融资,并通过免税或其他经济政策优惠,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其中。积极调动、整合财力和智力,尤其是吸引高等院校等参与,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持续赋能。 (记者 周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