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农产品安全防线

“去年12月,某区一种植大户在市场摊点购买了号称‘包治百病’的农药,因药不对症,导致青菜头发生病变并严重减产,经济损失5万余元。”市人大代表,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晓江谈到化肥农药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

他说,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力度加大,农药化肥销售网点随处可见,极大方便了农民朋友购买使用。“但不少商家、农户缺乏化肥农药减量意识,不顾安全使用底线,超量销售或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何筑牢农产品安全防线?潘晓江建议,探索建立农药化肥使用“处方”制度,培育具有“处方权”的专兼职农技人员,将化肥农药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分级分类管理,将危险系数大的品种列入“处方”品类,规定只有具有“处方权”的农技人员开具的证明才能购买和使用。加大对化肥农药销售使用宣传和查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最大限度确保减少发生违规违法销售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加大有机肥使用专项补贴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补贴力度,将有机肥的使用情况与种粮补贴、大户补贴等挂钩,在确保农产品安全优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 廖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