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5名中学生旁听常委会会议
5月23日,璧山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召开,璧山中学5名中学生首次步入常委会会议现场。
会上,5名参会学生旁听了审议《关于部分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关于提请审议补选重庆市璧山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议案》等,随后还参与了区人大宪法宣誓仪式,现场感受了宪法宣誓的庄严和肃穆。
“第一次真正置身人大常委会之中,‘沉浸式’感受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让我们也有了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生杨思雨说,作为一名学生,自己从来没想过能有这样的体验机会,心里非常激动。
“近距离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我们思政老师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璧山中学教师伍贤娜认为,把思政“小”课堂融入到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让学生们在真实情境中,体验人大代表是如何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这对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常委会会议,我们首次邀请了5名中学生旁听,就是希望他们通过现场观摩审议报告、任免、表决等法定程序和环节,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方实践,激发青少年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献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花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其实,这只是璧山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青少年旁听机制的第一步。
下一步,璧山区人大常委会还将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青少年研习社活动。该活动包含三个部分:“立法修法童议汇”“民主法制童体会”“树洞口袋童声荟”。
青少年们将通过“童议汇”提出立法修法的建议。其实早在去年,璧山中学的学生们就针对《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提出了建议并被采纳;“童体会”是指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列席一次区人代会、采访一次区人大代表、旁听一次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模拟一次国家公职人员宪法宣誓、旁听一次人大专题询问等;“童声荟”则是利用到璧山区知名的“树洞口袋”,以树洞模式听取声音和建议并发声。
“思政课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见微知著,在点滴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地将‘小我’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当中。”张献强表示,璧山区人大常委会也将持续推动学生思政课堂模式创新,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记者|周晏如
通讯员|冉超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