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人大代表周随义:让山茶花在农旅融合中绽放

日期:2025年06月10日 来源:重庆人大

初夏时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石龟寺村千亩山茶花迎风绽放,勾勒出一幅“田园花海,山茶飘香”的美丽乡村画卷。

“我已连任三届永川区人大代表,去年退休后,就一直在村里帮忙。”在山茶花旁,区人大代表周随义讲述着村里的变化,“过去村里产业单一、环境杂乱,如今通过发展山茶产业,村子焕然一新。”

近年来,在周随义的带领下,该村以山茶种植为核心,延伸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一朵山茶花,两条致富路”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之路。

播撒“金种子”

山茶种植面积扩至千亩

在担任石龟寺村党总支书记时,周随义意识到,产业结构单一制约着村庄的发展。2023年,她建议发展山茶种植产业。

然而,转型初期的阻力远超预期。

村民们对这种陌生作物的经济效益持怀疑态度,顾虑重重。为了扭转观念,周随义连续一个月走村入户,为村民讲解山茶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咱们种山茶,开花时能吸引游客来村里看花海、搞旅游,结了茶籽还能榨油卖钱,就是‘双份收入’啊!”

在她的积极建议下,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认领试验田。示范带动效应逐渐打消了村民的疑虑,村民们纷纷加入种植行列。

从“质疑观望”到“主动参与”,石龟寺村的山茶产业总算迈出了关键一步。但随着种植面积扩大至千亩,新的难题接踵而至:榨出的茶油卖给谁?

搭建“云桥梁”

茶油销量同比增长200%

“我当时就琢磨着,能不能发动在外发展的村民,让他们成为村里产品走向外界的‘桥梁’。”周随义回忆道。

经过多方打听,周随义联系上三位在外经商的村民,其中在郑州经营商场的段楚博最为积极。

“周代表打来电话说清楚情况后,我当即就答应了。”段楚博迅速利用自己在郑州的商业资源,为山茶油开辟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还协助周随义搭建电商销售网络。

“多亏了段楚博,山茶油从‘卖不动’变成了‘不愁卖’。”周随义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村民们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

如今,石龟寺村的山茶油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产品远销多个省市。

据统计,自新销售渠道打通以来,该村山茶油销量同比增长200%,村民人均增收超3000元,产业效益显著提升。

绘出“融合图”

山茶花“开进”千年古寺

2024年,石龟寺村山茶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临近退休的周随义却有了新思考:“单靠卖茶油难以持续增收,必须走农旅融合的新路子。”

“退休了也继续干!”周随义表示,在产业发展关键期,自己不能“缺席”。

随后,她将目光投向当地的石龟寺,希望走“山茶花海+千年古寺”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构想虽好,实施却面临重重困难——古寺年久失修、基础设施陈旧,更棘手的是村民再生疑虑。

周随义展开新一轮“入户攻坚”。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她挨家挨户走访,为村民细算经济账:“山茶花花期长达3个月,能吸引大量游客,带动餐饮、住宿和土特产销售。”

一番实打实的经济账,让村民纷纷“点头支持”,更有村民主动捐出部分茶油收益支持项目建设。

项目启动后,周随义化身“全能管家”,从观景平台选址到游客中心设计,都全身心投入。她还在区人代会上提出“开通石龟寺公交专线”的建议,推动改善景区交通条件。

“我们的目标是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周随义说,目前景区沿线农家乐正在升级改造,村民分批参加接待培训课程。

 

记者|程俊豪

通讯员|周世平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